许著华文/图
在安海成功西路一个小巷口,笔者找到了刻章老师傅洪恩典。洪师傅高中毕业后,因“文革”辍学,开始了自己的刻章生涯,没想到,这一刻就刻了将近五十年……
兴趣使然学习刻苦
“我父亲是一名刻印师傅,高中毕业后我刚好遇上‘文革’,便辍学在家,父亲就让我跟着他还有我哥哥学习刻印。刚开始时,不懂得控制刻刀,经常因不小心手被割得血淋淋的……”或许是因为从小受父亲及长兄的影响,辍学在家的洪恩典对刻章这门手艺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,在父亲和长兄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刻章手艺,从起初的认识各种不同的字体,到如何握刀及安排字体的疏密,洪恩典都学得特别认真。22岁时,洪恩典学会了刻章的手艺。随后便在永和、安海等地摆摊设点,给人刻章。
洪师傅说,刻章师傅需要认得的字多,还要懂得书法,三年高中学习为他奠定了一定的文字基础。“把字刻好,正写、反写都能写得漂亮是基础,最关键的是掌握字体间架、结构”。跟在父亲身边学习一年多后,洪师傅已经能够刻出各种字体的印章,简体、繁体、楷书、隶书、行书……只要是顾客要求的,他都能正确地刻出来。
手艺过硬曾被“关”
1972年,洪师傅的父亲过世,洪师傅以补员的形式进入安海刻印社工作。从自己握刀刻下**枚印章到现在,洪师傅已记不清自己到底刻过多少枚印章,在他的记忆里,刻章生意**的时候是上世纪七、八十年代。“那时候改革开放政策刚实施,下海经商、办厂的人越来越多,各种企业用章和单位的公章需求量很大,光刻公章就忙不过来,更不用说私章了。1984年前后,刻一个私章1元多,一个公章3块多”。
木制章、牛角章、软塑料章、有机玻璃章……几十年的摸索,洪师傅炼出了好手艺,能刻出多种坯料的印章。
笔者提出想刻个私章,顺便见识一下洪师傅的刻章手艺。洪师傅从抽屉里取出一块已经修整好的木料章胚,夹在夹子上,用铅笔写上反体字,拿起雕刀便刻。字的笔画在刀刃的起落间,逐渐显现,十几分钟后一个完好的章就刻好了,“以前刻个木章五分钟就可以搞定,现在老了,赶不上年轻那会了。”洪师傅把刻好的印章从章托上取下,边用刷子给印章做**的清理,边和我说。
1992年,洪恩典曾被晋江公安部门邀请到局里刻公章,“平时若刻公章都需出示公安部门的相关证明,我们才替客人刻。那时,公安局要一些特殊印章,但又不准带出,他们就找来以前在安海刻印社工作过的刻印师傅在公安局里制作,我们三个人整整刻了一个多月才完成”。
电脑刻章成主流
上世纪九十年代起,为防止个人私刻公章,公安部规定公章统一由保安公司制作,这原本在传统手工刻章行业中占有一半份额的公章受到统一限制后,对传统刻章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,再加上后来电脑刻章的兴起,逐步取代了费时长、成本高的手工刻章,手工刻章便渐渐淡出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。洪师傅介绍说,现在像我这样到店里要求手工刻制印章的人已经很少,他也已经有一年多没有给人手工刻章了。
“现在什么东西都机械化,和以往完全不同,现在刻章只要往电脑里一输,要什么字体都有,两三分钟就刻好了,和手工刻章比起来速度快且工整。”洪师傅指着在一旁操作电脑刻章机器的儿子,这样对我说。
机械化替代了以往的纯手工刻制,电脑激光刻章已成为刻章市场的主流。为了适应市场需求,如今由洪师傅儿子打理的店铺也购买了电脑刻章机器,业务范围也进一步扩大,不但刻章,还承揽广告牌制作、装饰等业务。洪师傅也于前几年退休了,如今每个月有将近800元的退休金,生活还过得去,但洪师傅还是放不下这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手艺。闲暇之余他总喜欢到他儿子经营的刻印店去看看,让洪师傅觉得遗憾的是,儿子没有继承他的手艺。
(本文来源:东南早报 )